精緻中餐引領者董玉振:藝術源於生活
10月10日—12日,由廣州市商務局指導,世界中餐業聯合會、央廣網、紅餐網聯合主辦,紅餐品牌研究院、央廣網餐飲頻道聯合承辦的“第三屆中國餐飲品牌節”,在廣州盛大召開。
台湾人多爱用这物?他惊见「整柜摆满」网笑:我家也是
品牌節期間,深圳市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兼名廚委主席董玉振接受了《央廣面對面》欄目組的專訪。
主持人:董大師,您從廚房新人到如今成名廚,回望一路走來,哪個階段對您的成長幫助巨大?爲什麼?
董玉振:一路走來,我覺得成功並無秘訣,唯有勤學苦練。就廚師而言,學習技藝並無捷徑。只有真正熱愛這一行,你才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深入研究。當你深入鑽研後,方能發現其中的樂趣。樂在其中,自然不會感到疲憊。這是一個積極探索的過程,每個廚師都是在不斷地學習中逐步提升自己的。
早上起来变成了女孩子
国民党不分区名单财经代表!大咖分析师入列 超狂资历曝光
每個廚師的成長曆程都離不開四個階段,按照級別來說,分別對應學徒、廚工、廚師和大師。首先是學習期,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來豐富理論知識;其次是成長期,在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後,還要通過實踐來檢驗;第三步是突破期,在掌握了基本技能後,還要吸收不同的元素,形成自己的風格;經過前幾個階段的沉澱,才能到達最後的影響期,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大師水平。
對我來說,最有感觸的是第三個階段的突破期。這是一個承上啓下的關鍵期,在這之前我們主要是沿着前輩們傳授給我們的技藝進行學習。但到了突破期,我們不僅要精進廚藝,還要學習借鑑其他菜系和不同國家的風格理念,經過融會貫通,形成自己的風格。只有突破這一關,才能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。
主持人:在您尋找個人風格的過程中,您認爲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是什麼?
董玉振:我認爲最重要的是突破,我們需要突破對現有事物的固有思維。比如在中餐領域,很多人認爲中餐本該就是這樣那樣的,但我們在實際做菜時,必須打破這種思維的束縛。
我 只 想 安靜 地 打 遊戲 sodu
中餐的核心在於味道。在保證味道的基礎上,我們可以吸收其他菜系的優點。舉個例子,我們可以學習日本料理對食材的苛求度和色澤的搭配,可以學習法國料理對裝盤的立體呈現和藝術性,還可以學習意大利料理對各種醬汁和芬芳物質的充分發揮的結合性。只有在需要突破的時候,才能夠爲我們帶來一些與衆不同的風格。
主持人:廚師創造自身價值離不開提升價值的機會,對您最重要的幾次價值提升機會是什麼?如果對於廚界晚輩建議,他們需重視哪些機會?
董玉振:從普通酒樓到四五星級的高級酒店,再到後來有幸加入國際集團香格里拉,這些都是幫助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。
龙游官道 小说
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時候,海外工作經驗也對我的成長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。我是2007年出國工作的,在東南亞國家待了四五年。早期的華僑同胞們將中國菜帶出國門,與東南亞當地的特色和西餐元素融合在一起,形成了獨特的菜式風格。在國外那幾年,我在繼承中國本土淮揚菜和粵菜優秀基因的基礎上,融入了海外的中餐文化,逐漸打磨出了自己的風格。
中國恒大債務危機尚未解…許家印在香港兩別墅遭接管 市值61億
我回國後曾就職於中國唯一入選福布斯“全球50家最昂貴的餐廳”的黃埔會。在當時的上海灘,黃埔會餐廳的消費水平是相當高的。
現在,大家對於套餐的形式已經司空見慣了。然而,在十七八年前的上海,尤其是中餐廳,這還是比較新鮮時髦的東西,我們就是當時最早推出套餐的餐廳之一。
以前,圍餐或者叫團餐被視爲團圓的象徵,它與我們的文化相符,尤其適用於商務宴請。然而,在過去幾年,這種傳統的就餐方式受到了一定的衝擊。從這我們可以看到,餐飲界變化莫測,作爲一個廚師,我們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,注重培養自己的眼光、辨別能力和應變能力。
红利策略成震荡市“香饽饽” 建信基金红利策略产品助力改善投资体验
主持人:您的原創菜品“上湯蔘茸燉繡球”榮獲中華地標美食褒獎,並受到CCTV的特別報道。請問您當初研發這道菜品的動機是什麼?又爲何如此設計呢?
中信证券:2024年市场信心将重聚 投资者行为变化驱动估值修复是A股市场的主旋律丨投资有看投
董玉振:這道菜源於一個偶然的機會。2009年,我被集團派往位於臺南的香格里拉酒店工作。當我到那裡後,我發現他們的玉子豆腐(即日本豆腐)質地特別好。於是,我突發奇想嘗試將其切成像菊花一樣的形狀,結果呈現出來的效果非常漂亮。
後來,我回到深圳時,開始思考如何將這種豆腐做得更加精緻。因爲我們淮揚菜中有一道名菜叫文思豆腐,就是將豆腐切得像頭髮絲一樣細。我想把之前做過的豆腐再改良一下,切成頭髮絲一樣細。
我試過用模具製作,但效果並不理想,很容易斷裂或破碎。於是,我開始練習使用“懸刀法”,要在離砧板2至3毫米的距離處收住刀勢,心平氣和地進行正切、橫切和打斬,這需要很紮實的刀功,非常考驗廚師的功夫。我從最初的50刀升級成後來的60刀,再到最終確定的版本是80刀,即把豆腐縱橫各切80刀,總共160刀,形成有6400條絲的豆腐花。把切好的豆腐放入水中後,碎料會一起浮起來,毛茸茸地像一個繡球,所以我稱之爲繡球豆腐。
原料的形態是確認了,但豆腐本身是無味的,所以還需要在味道上進一步地完善這道菜。中國烹飪有一句俗話叫做“有味使其出,無味使其入”。廣東人的上湯用老雞、火腿等材料燉制而成的,一斤料一斤水清燉7個小時後,湯汁呈茶色,口感濃郁而清澈,入口十分鮮美。
中國人吃飯講究山珍海味的搭配。因此,我特別甄選了雲南高山的松茸作爲山珍,大連深海的遼參作爲海味,再加上廣式最鮮美的上湯和淮揚菜處理的繡球豆腐刀工技巧,所有元素組合形成了這道“上湯蔘茸燉繡球”。
夜夜夜
這道菜一經推出便引起了轟動,許多人都想學習製作方法。爲了讓大家更容易學會製作這道菜,我還特意錄製了視頻教程。
如今,這道菜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,包括紐約、東京、巴黎和蒙特利爾等地,效果非常好。很多外國人看到這樣的刀工技巧都非常驚訝。我的朋友們都打趣說全世界人都愛吃老董做的豆腐。
全球土地短缺日益嚴重 恐引爆未來國際衝突
主持人:董大師,您在抖音上也有不錯的人氣。您一直強調要“懂生活”,爲什麼會這樣定位呢?您希望給大家展現怎樣的自己呢?而對於當下很多廚師往短視頻轉型,您怎麼看?對此又有什麼心得體會分享?
董玉振:人們常說藝術源於民間,文化紮根於民間。無論是藝術還是文化,其基礎都是生活。試想,如果一個人、一個家庭、一個國家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,再談論什麼都是空洞無物的。因此,我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,過好每一天,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,這纔是最幸福的。
我一直強調在日常生活中,不要一味地沉溺於享受和享樂,而是要追求有質量的生活。美好的生活離不開美食的陪伴。因此,我們要緊緊抓住生活的本質和根基,向他人傳遞更多的熱情。只有先愛自己,然後才能愛這個世界。
注:此文屬於央廣網登載的餐飲行業信息,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,僅供參考。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繫:[email protected],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鐵粉許願成真!龍俊亨今年二度登台與粉絲一同慶生 寵粉7大福利一次看